一心為了患者的康復
——記荊門市康復醫院工傷康復科主任徐明禮
鄂中工傷康復中心位于荊門市康復醫院,是湖北省五大區域性工傷康復中心之一,長期專注于因傷因病致殘患者的康復醫療服務。工傷康復科是中心下屬核心科室,近年來,該科在脊髓損傷神經康復,腦外傷后神經康復,骨創康復,職業病及內科病康復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對卒中后偏癱,外傷后截癱,截肢及燒傷后恢復期康復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。自2008年成立至今,收治因工傷殘和腦卒中,骨質疏松癥所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等患者3000余人次,中心醫務人員充分發揮專業技術,幫助殘疾人功能重建,提高生活質量,回歸家庭和社會。
中心由無到有,由弱到強,經歷了9個春夏秋冬,現在有醫,技,護人員38名,護理員15名。新病區2個,開放床位85張,新治療區1個,面積1200平方米,配備國內先進設備200余臺套。成為荊門市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,設備精良,技術全面的康復中心。
成績的取得,來之不易,除了國家,市政府及醫院的大力支持外,更重要的是中心一群人努力奮斗的結果。徐明禮同志就是這個中心的核心人物之一,他和余清風,馬玉艷,陳忠明,王旭芳,許麗萍等同志一道為這個中心的誕生和發展壯大,立下了汗馬功勞,可以說是用盡了心血,灑滿了汗水。
徐明禮,男,52歲。黨員,內科副主任醫師,從醫31載。熟悉大內科疾病診治,經驗豐富;精通神經內科和精神科專業;對神經康復及內科老年病康復有很深的造詣。多年來,兢兢業業地工作,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,曾多次被評為先進醫務工作者,優秀黨員,十佳醫生,深受同事愛戴,患者及家屬贊譽。
一、 艱苦創業,打造團隊
2005年4月,他被人才引進到康復醫院。那時神經內科剛剛成立,他受命,擔任了科主任。初成立的神經內科加上他總共才三個醫生,三天一個夜班,不分白天黑夜,無節假日,拼命工作,病人越來越多。通過三年的奮斗,把神經內科做大做強了,醫生人數增加了,業務收入大幅上升,新業務不斷開展。到2011年3月,他又主動申請到新成立的內4科,工傷康復科工作,從頭開始,又是連他只有3個醫生,不忘初心,繼續前行,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,永登高峰,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但這次條件更差。病房床位不到40張,病人又很多,業務量很大,為了多收病人,讓病人住得好一點。他和同事白天就選擇在不足18平米的小辦公室里上班,接診患者及做繁雜的醫療活動,晚上就在辦公室里鋪活動床休息,日以繼夜。這樣一干又是六年多??剖矣职l展壯大了,工作人員增加了3倍,業務發展了數倍。
隨著醫院的發展,條件大為改善,他的團隊越來越優秀,成為醫院的重點科室,荊門市康復重點???。今年7月10日他的科室搬進了新住院大樓,床位數達到84張,環境好,設備先進,人員素質高,他和他的團隊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自由翱翔,飛得更高了。
二、 勤學苦練,鉆研業務
從醫31年,一邊工作,一邊學習,還一邊總結,從未間斷,學習筆記30余本,每年一本。有心得體會,案例分析,工作總結等。每遇到一個疑難病例,他會查閱大量文獻資料,認真思考,縝密推敲,徹底解決,直到弄通弄懂,水落石出為止。舉一反三,不斷提高,正是有了這樣的鉆研精神,他的醫術越來越高明,再加上他良好的醫德,雖然他在的醫院不大,但是每天找他看病的人很多,他的科室,病人總是住得滿滿的,有時還經常加床,連走廊都加滿。他有一種不斷上進的精神,為了更好的服務病人,開展業務工作,每年都要擠出時間外出進修學習,先后進修大內科,血液內科,神經內科,精神科,康復醫學科,積累了豐富的知識,練就了較高的診治疑難重癥的能力。經常被邀請參加各科室的會診,在疑難病例分析討論會上,他總有獨到的見解,表現出較高的診治水平。每年省內外相關學術會議他都積極參加,如饑似渴的學習,抓住每一次和教授交流的機會,多學習,多充電,為的是更好的服務于臨床,給下級醫生當好老師,給患者看好病。他在工作之余撰寫個案分析及論文50余篇,其中有8篇論文在醫學核心期刊上發表,編寫專著一本,今年已經出版(神經內科疾病診斷治療實踐,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),每年的荊門市神經內科及血液內科年會上,他都有論文宣讀,獲得同行及教授好評。他的這種求學精神也深深的感染著他的團隊,科室里學習氛圍濃厚,鉆研業務的精神很足,人才輩出,好醫生越來越多。
三、 教書育人,成績斐然
三十多年的從醫生涯,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有較強的帶教能力,通過多年的探索,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經驗,經他帶教的學生,基本功扎實,很快能進入到臨床工作角色,獨立開展工作。有很多已成為優秀醫生,活躍在臨床一線。堅持學習不松懈,每天都要閱讀最新醫學知識,訂閱了多種醫學雜志,購買了不少醫學專著,與時俱進,跟蹤醫學前沿。堅持每周2次大查房(周二,周五上午)抓住典型病例進行教學查房,毫無保留的傳授經驗,并與同事們一起探討,共同進步,每月一次固定業務學習,輪流講座,在科室里形成了教與學的良好習慣,并取得較好效果,業務水平迅速提高,撰寫論文逐年增多,科研水平也在提高,今年,他及同事共有5人被荊楚理工學院聘請為兼職教師。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與他的勤奮刻苦,頑強拼搏,學無止境的精神和追求相關。是他人格魅力的真實寫照。
四、 用心用情,扶殘助殘
中心成立之初,他已經43歲,為了創業,他于2008年,2010年先后在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,同濟醫院康復科進修學習一年多,為學成后回中心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?;貋砗笏慰浦魅?,以身作則,身先士卒,團結醫、技、護人員,同心同德,不畏艱難與曲折,奮勇向前,開創了康復方面的許多新局面,不斷刷新,取得了驕人的成績,一年一個新臺階。尤其看著一個個病人抱著疑惑和痛苦而來,又帶著滿意和喜悅而歸,他和同事們都笑了,辛苦沒有白費,人生價值得到了肯定,精神獲得了升華!
有一個姓李的私企老板,京山縣人,35歲,因車禍導致第六 七頸椎骨折,頸髓損傷,四肢癱瘓。在同濟醫院完成頸椎骨折復位加固定術后,又在同濟醫院康復科住院近半年,效果不理想,后來康復醫院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,剛開始,患者還有信心,但3個月后病人徹底變了一個人,重度抑郁,絕食,拒絕任何治療,他的妻子一籌莫展,整天以淚洗面,父母更是悲痛欲絕,兩個孩子無心上學,整個家庭面臨崩潰。徐主任看到這一切,鎮定自若,從容不迫,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心,事業心去幫助這一家人,他和同事們下定決心,排除萬難,想盡辦法,克服畏難情緒,用真情去拯救這一家人。首先擔當起照料這家人的重任,大家捐錢捐物,經常帶來好吃的,還給病人日常護理。徐主任用上了他的精神科專業知識,發揮心理學特長,不厭其煩地天天給病人及家屬進行心理治療,同時配合藥物治療。病人及家屬終于被感動了,慢慢適應過來,敢于面對殘酷現實,哭沒有用,流淚是不會感動上帝的,只有相信醫務人員,積極而主動地配合治療,才會有希望。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不要放棄,李老板想通了,開始配合康復治療,臉上漸漸有了笑容,整個家庭也開始有了生機。經過1年的康復,李老板終于上肢可以活動,吃飯,洗臉,穿衣服,還可以坐輪椅到戶外活動了?,F在李老板又重新開始了他的生意,重操舊業,一家人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,還給康復中心送來了錦旗,稱贊醫務人員:醫術精湛,妙手回春;醫德高尚,救人于水火,恩情似海。9年來,像李老板這樣重病后軀體殘疾,精神痛苦的人,還有很多很多。在徐主任和他的優秀康復團隊精心治療和無私幫助下,一個個獲得了康復,重獲新生。
五、 愛崗敬業,奉獻社會
作為一名優秀黨員,他始終起著模范帶頭作用,一級帶著一級干,一級做給一級看,打鐵必須自身硬,他就是用這種精神長年堅持工作在一線,直到去年,因年紀大了,視力差了,才將夜班工作交給了同事。但無論是節假日,還是深更半夜,只要科室里有重癥搶救病人,同事喊他,他都隨叫隨到,從不推脫。他每天只要沒有特殊事情,必定親自查房,不看看病人就像丟了魂似的不舒服。
他的人生信條就是一切為病人著想。他始終把病人當朋友,親人,總是用愛心,細心,關心,耐心,恒心去關照病人,用責任心,事業心去開展工作。他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醫學事業上,沒有什么比這更重要。
他沒有豪言壯語,卻用實際行動書寫著自己的人生樂章,為了治愈每一位病人,會全心全意,盡心盡力地做好醫生工作,因為他知道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!
很多病人在他和他同事們的精心照料下,恢復了健康,回歸家庭,回歸社會,重獲新生和幸福!
他和他的團隊就是這樣不斷地忘我工作,犧牲自我及家庭,把青春奉獻給社會,贏得了同事和病人的尊敬,樹立了一名優秀黨員的形象。
病人們常說感謝上帝,其實真正應該感謝的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醫護人員們,正是有著許許多像徐主任這樣的醫生,護士,技師,這樣的一幕還有很多很多,而肩負救死扶傷重任的醫護人員們,還將用仁愛之心、仁慈之心、仁義之心,用精深學術、精湛技術、精妙創造,做生命與健康衛士,廣濟民生,造福百姓,一如既往地精心救治和傾情呵護每一位患者,這樣的感恩故事還將繼續上演。
Copyright ? 2022 荊門市康復醫院 www.whereistot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荊門市東寶區金蝦路36號 電話:0724-2336593
郵箱:ji169748@qq.com 郵編:448000